老板都亲自出来了。
“先说好了,顾大人若是挑拨离间了,谁要是低了头,那就是整个昭州商贾行当的孙子了。”陈家说。
林家撇嘴,心想你巴结好了陈大人,吃了一杯羹,现在防着他们两家了。可虽是这么想,心里不爽,还是点头答应了。
外来的官想作何,他们商贾地位低,必须要拧成了一股绳,平日里不动他们三家,想做什么做什么,每年孝敬双送上,给供着,体体面面当个顾老爷,若是要拿他们开刀,那就——
哼哼。
三家都不是好惹的。
三家是说得好,就如以前一般。可第二日赴宴去黎家,因为拿捏不住顾大人什么风向,看以前行事好像是个严肃的清的,便不敢拿太厚的礼,拿的是中规中矩的。
谁曾想,进了黎府就是第一门,黎府下人接了礼,就在轿厅拆开了,一人敲了锣,管家似得人物高声喊:“陈家老爷,捐白银三百两,一对黄玉镯——”
等会——
捐?
前头是念礼的,陈家三百,黄家三百,李家四百——
顿时其他两家老爷笑呵呵看李家,说好了差不多的,李家笑呵呵的看回去,“多一百两,差不多差不多。”心里不由骂娘,还是第一次见,当官的收了礼,大张旗鼓大敲锣鼓站在大门报数的!
顿时都不这是京里来的讲究规矩,还是不讲究了。
可他送了四百两还有一的礼,顾大人家是记在册,还高声念了出去,前来赴宴的商贾同行是都听见了,这下一来,顾大人想当清的,收了礼可是抵赖不了了吧?
总比以前他是明明白白送了银子,当官的收下了混在一起做个糊涂的,全靠他们底下送钱的看当官的脸『色』行事、猜测。
现在好,他李家送的多,那自然是高另外两家半个头。
此时李家人心里骂完娘,想明白了,还挺高兴,乐呵呵拱:“小思小思,走了走了咱们可不好让顾大人久等了。”嘴上是叫的亲亲热热的。
陈家黄家:……
总感觉这才迈了黎家门槛,风向就有些不对味了。
后头又是一阵锣声,高声念:“城南丝绸庄行王家,捐银六百两——”
前头三个大的,包括笑呵呵的李家,脸僵了一瞬,看来啊,这些底下的想出头『露』脸当第二个陈家多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