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09章 建设昭州9汪汪  路归途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回来屋里黑,不小心踢倒了纺织机,看到机坏还动……

只是给木匠们讲了一遍小故事,启发启发。

珍妮爹能琢磨出来,你们一定行,加油!

昭州城气候比五个府县要稳定一些,什么台风暴雨,地势也比较平缓,有山也是缓坡小山,多种麻类植,也能养蚕出丝。

像王家绸缎庄,王家每年固定像昭州城外的村收蚕丝,然后让织女织成绸缎。这绸缎费功夫,出来的成品也比不得两浙地带的锦缎,倒不是蚕丝不好,顾兆看过,是织法老套单一。

现的手工行业,那都是人家家传的技法,靠着门手艺吃饭的,给多少钱都不愿意外传——孙孙都有用这门手艺吃饭。

昭州的织娘技法比不得两浙,织出来的绸缎就是一片什么颜『色』是什么颜『色』,之前顾兆京里,不提林家送给福宝的那些衣裳斗篷用的缎面料,就说哥家的莹娘身上穿的,绣工的地方,绸缎本身要是绯『色』,细看还有暗纹。

那是一根根丝染成与绯『色』接近的『色』,因为颜『色』变化不是特别明显,两根丝线单独放一起普通人肉眼是看不出来区别的,可这样的丝线排列好了织,成品出来颜『色』才能显现出不同。

暗纹是这么来的。

顾兆听来的,但真要做,肯定不行,只能织娘慢慢费工夫磨。可现缫丝麻烦费工夫手续,成本也高,织娘们肯定不敢拿这个练手,万一坏了咋办?

王老板家的意每年是有定数的,一年净收益概一千七八到两千左右,昭州城是够吃够喝,还略有地位,因此也想着再去打开市场卖到外头。

难不成还想卖到京里吗?痴人说梦。

机要是出来了,高端的就是养蚕缫丝织缎,还有中端的那就是麻。顾兆其实把头放麻,如果再加一些棉,那就是现代的棉麻质地,舒服柔软吸汗,纯棉容易皱了,还容易破。

昭州城外的村民就能做这些了。

全昭州都动起来。

“顾人要征劳役了。”

昭州城的百姓说起来脸上洋溢着高兴,如今农闲不干活了,家整日空口吃饭浪费粮食,半点收入都有,可不是难受嘛。

要说马上过年了——那要当劳役拿了银钱才成,不然家底空空的,过年桌上两道荤菜都有,拿什么过?孩的新衣都置办不齐。

城外附近村的百姓是最高兴了,听到消息是往村长家里跑,们不敢去城里找衙门问,那当然是问村长了。

“有错,顾人说了,男丁一人五文钱,女的哥儿三文钱,管饭。”村长脸上也笑出了褶,也是昨个儿才接到消息。

围着的村民高兴坏了,七嘴八舌的。

“还管饭?几顿啊?”

“咋滴你还要一天三顿不成?管个一顿就算好的了,能省一口省一口。”

村长说:“管几顿饭我不晓得,上头说,不过马上要动工了,谁家要去来我这儿报名,去了就知道了。”

管几顿饭,有钱拿了有饭吃这就不错了,家闲着可是一文钱都有。

“这要修到啥时候啊?”

“都往哪里修?”

村长说:“旁的我不晓得,咱们村连着东边西边这一片的十个村是修昭州到播林的路,还要宽。”

村民惊讶,这么长的路?那肯定几日是修不好的,有人已经开始算了,一天五文,还管吃,那就是半文钱都不花,只落着,干个一个月,那就有、就有——

“一百五十文了,这还是一个人的,要是一家出的人多了,来年春能下地了,不得攒个一两多?”

一两多!

村里人都沸腾了,个个举手要报名,还有说给家儿写上。村长看了眼就骂:“你家娃娃『毛』都长齐不收,上头说了,男丁十四岁上十八岁下按三文钱算,女的哥儿都是要十八上的能干力气活,男人不要年纪的……还有要是自带家伙什刨地的,那每天再给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