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可最远是到了鄚州,中原一概不熟。
幸好此次他跟过来了。黎周周想。
四哥儿进来后,嘴还说:“那些掌事的背后嘀嘀咕咕的指定说老板呢。”
“莫要说口舌了,跟他们不计较。”黎周周说完见四哥儿不懂,便说:“他们是怕我的顾夫人身份,心并不看得起我,也不会信我能做买卖,本事有他们这些老经验足,如今什都没卖,他们背后嘀咕正常,我要是跟他们计较,浪费了我的时间。”
“我以前听过一句话,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知晓了。”
黎周周看了眼四哥儿:“明日见分晓。”
“是,知道了老板。”
单看那几个掌事,一路上称呼他顾夫人便知晓了。黎周周说完了,便掏出了本继续想,而后收起来,“四哥儿,跟我出去一趟,叫上小孟,苏石毅留下来看东西。”
住西市街坊近的是方便,黎周周带人去逛街了,专挑大的商铺走。那些胭脂水粉的买卖,精致的糕点铺子,因为他们几人衣着都皱吧的,一看不是本地人,穿的也不是绫罗绸缎,普通的布衣。
铺子的伙计有些看人下菜,他们爱答不理的。
黎周周倒是随意看看,“这桃酥怎卖?”
伙计乍一看还以为是男的,等走近回话,才发现这问价的还是个哥儿,年纪不小了应该是夫郎,眉心一点红,模样嘛像个读书郎,穿着打扮普通人家,可身上的气度他说不上来,反正不普通。
怎奇奇怪怪的。
“一匣子桃酥二十八文。”
黎周周:“那四样拼的盒子呢?”
“这个要贵了,要六十文。”
“柿饼呢?”
伙计被问烦了,想说到底买不买,只问,可上这夫郎,冲的话说不出来,便说:“柿饼价低,一盒十八文。”
旁边四哥儿在听到价格时也是瞪眼状,咋这般的贵啊,那柿饼一盒才装六个,什东西三文钱一个?三文钱搁他们那儿,割半斤的肉吃不好吗。
“柿饼四样拼的盒子要了,包起来吧。”黎周周痛快,他自掏腰包。
伙计一听都包起来,还买了那四拼点心,先是一愣,而后兴兴的喊:“得嘞,您等好,一会好了。”
“听您口音不是我们这边的?”
黎周周笑谈:“我家是宛南底下的村的。”
原来还是一个布政司的啊。旁边掌柜的想,早在这三位进来注意到了,不过穿的寒酸普通,估计买不了啥,便没开口让伙计接待,如今听这夫郎说话,顿时说:“宛南的好啊,比唐州还富裕,怎跑到我们这边了?”
“也没在宛南,是宁平府县底下的一个村。”
“哟是宁平府县的人啊?那肥田法子是宁平府县出来的,听说那边的村百姓户户家有余钱,可殷实富裕了。”掌柜的了几分谈资。
黎周周:“那便好,我早早嫁人,随夫先去了京,后来又去了南边,如今做买卖到了唐州,还要回去的。”
原来如此。掌柜的觉得这夫郎家中定不富裕,可再不富裕也不能让个夫郎抛头『露』面的出来做买卖。
黎周周向老板打听了最大的胭脂水粉铺子在哪。
掌柜的指了路。
伙计打包完了点心,黎周周付了银钱,孟见云拎着。四哥儿是出了铺子门还在为点心价咋舌,他家在昭州城算是富裕的了,可吃点心那也是府做,或是出去买,一盒子点心也不过十来文钱的。
之后又去了胭脂水粉的铺子。
四哥儿再次受到了冲击,咋的一盒口脂要半两银子,那刻了图案的胭脂最便宜一两,有的还二两银子。这是吃的不成?
“傻了?”黎周周笑问。
四哥儿点头,“有些傻,贵了吧?”
“这是唐州最大的胭脂铺子,其实便宜的小店也有,不过也比昭州卖的贵,这种东西在京的平街铺子,二两还是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