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91章 拿主意  堂少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张旭东一家三口在开学后就回到了县城,又开始了他舒心惬意的小日子。

贺静娴的伤已经好了,可张旭东还是要每天去接送。

他的理由是:这是咱每天唯一能干的正经事儿了,不接送你让咱干啥去?

郑老爷子的伤已经好了,早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郑奶奶回南都部队了。

医院也不用天天跑了,所以张旭东是真的很闲。

半个月后,刚好是个星期天,张夕颜被未来嫂子给带去玩了。

张旭东正在家里劈着柴,根叔早早的就来了。给他家送来了队里给奶奶分的粮食。

一百九十六斤的人口粮和八十四斤的工分粮。总共是二百八十斤粮食。

“根叔,你回去和大壮叔说一声,不行的话以后的人口粮就不要给我奶分了。

我奶不在村里住,还分着人口粮就不好了吧?”张旭东看着两三包的玉米粒说道。

“那可不行,只要你奶户口在咱村,这百分之七十的人口粮就得有你奶的,这是国家的规矩,咱可不能给坏了。

该有的票也是,那都是国家按人口发的,是谁的就是谁的,这个可不能乱。

就是那些秸秆啥都没你家的,你们就已经吃亏了,可不能再有别的了。”

张旭东听了根叔的话也就没再坚持。毕竟人家说的在理,不能让自己给坏了规矩。

“根叔,现在村里咋样?该种小麦了吧?”张旭东问道。

根叔听后立刻叹了口气,面脸愁容的说道:

“唉,就别提了。自从交了公粮后,村里就整天的是鸡飞狗跳的。

各家都有来借粮的亲戚,闹的那个凶啊,亲姊妹都骂开了娘!断亲的都不在少数。

就连有的队里都来找你壮叔向集体借粮。

你壮叔急了,就只留下了种粮和一点牲口粮,其它的都给分了下去。

这下他是清净了,可社员们家里就更闹腾了,这些日子,哪家都整天跟开了锅似的。真他妈不是人过的日子。”

。连一向口紧的根叔都说了脏话,可见村里真是闹腾的不轻。

根叔停了下就又接着说:

“这事还没闹腾完,上边就又下来了工作组。

他们给社员们做工作,说是要往啥个延边移民。

听说离咱这里老远了,对面就是老毛子的地方。

上边说只要去那里,国家就发粮食、发房子。

还说那边的土地多着呢,还肥的流油。

一年种一季就吃喝不完,可比这里的日子好过多了。

这一下子,大伙儿连种麦子的心都没有了。都不知道该咋办了?

你三爷爷在分了口粮后就给四个儿子分了家。

看样子是准备带着老三和老四响应号召移民了。

东子,你跟叔说道说道,到底咋样好?”

根叔说完后希翼的看着张旭东,希望他给拿个主意。

张旭东呲了呲牙花子,这主意是好拿的吗?这可是关系着人家以后子孙后代的事啊!

不过想了想以后以后大东北的富裕日子,觉得去那里也是个好事,就是冷了点。

“根叔,人家那里有句话叫做:棒打狍子瓢舀鱼,野鸡飞进饭锅里。知道啥意思吗?”

根叔听了迷茫的说:“你叔我哪里能知道这些?你就别拿你叔寻开心了,快给讲讲是啥?”

“叔,人家这话是说的人家那里物产特别丰富。在人家那里,随手挥下棒子,就能打到只傻狍子。

用瓢去河里舀水,就能要到鱼。在做饭的时候,那野鸡多的都能自己掉到锅里。

这话虽然有点夸张,可也说明了人家那里不缺吃食。

所以啊,树挪死,人挪活。只要日子能好过,在哪里活不是活的?

不过那里冬天是真的冷,听说最冷的时候有零下三四十度。

所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