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?你藏哪里?”
顾七来了兴趣,他感觉秦家人就是宝藏,三天两头就能让他大开眼界。
“喏,就背篓旁边的那个麻绳里。把装玉米粒的细绳,搓进麻绳里就好了。爷爷说,这叫灯下黑。越是眼皮子底下,你觉得一眼就能看穿的地方,就越安全。”
小溪不假思索的指指了那堆粗麻绳。
其实,这是因为玉米粒比较小,数量也不多,所以藏起来比较容易,要是东西大,就没这么好藏了。
但显然,为了塑造自己很会藏东西的形象,小溪是不准备说这一点的。
不过,顾七虽没傻到完全没想起这些,但他觉得灯下黑这个思路确实很好。
至少,同样的那么多玉米粒放在他眼前,他是想不到要把它编进背篓,搓进麻绳里的。
所以就算要藏的东西变多变大,估计这爷孙俩也还是能想出什么新奇的地方,给藏起来。
可见被小溪这么一说,秦家人会藏东西的形象,确实有些立起来了。
从芦苇荡往西到大河,顺风顺水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。
拐到大河后,秦家的船就一直靠右侧走了,毕竟大河很宽,估摸着得有二三十米。
河道中间风浪大,时不时还有大船出没,像他们这种两米宽八米长的小船,又想低调行事的,自然是不会去跟大船抢道。
又过半个时辰,找了个岸边空地就停船靠了岸,开始准备午饭了。
四个人都不是长期生活在船上的渔民,一直在船上这么小的空间里待着,也是有点憋屈。
遇上饭点,就尽量找个能打猎有野菜的地方停下来,除了休息吃饭,也是顺便补充点新鲜的食材药材。
毕竟这种平时没什么人来的地方,说不定会有什么好东西呢,尤其是药材这种东西。
果不其然,小溪趁着捡柴禾的功夫,随便瞄瞄就发现到处都是草药。
虽说还没看见特别值钱的,但顺手采一点备上,无论是路上以防万一,还是最后积攒了拿去换钱,都是十分便宜的事。
甚至还可以打打掩护,因为走的时候,钱大夫那里配的药都是比较常用的,七叔他们也知道对症和药效。
万一后面要急用什么别的药,她就可以从系统里买,然后说成是路上采的了。这样就又合理了不是?
小溪生了这个念头后,捡柴禾时就显得有点三心二意。
“小溪啊,你别再挖草了,再挖咱就没柴禾烧饭,只能吃草了。”
顾七现在最喜欢做的事,就是逗小溪了,主要是另外两个,一个主子,一个长辈,他也不敢经常随意搭话。
“七叔你不懂,这是药材,既可以卖钱,也可以留着备用,都是白捡的,多好。”
“你个小财迷,太阳那么大,也不怕晒着。我去把菜什么的都先切好洗好,一会儿你就过来,就在那边那棵大树底下。
你随便挖点得了,早点去那边树荫底下休息一会儿。”
顾七拿着小溪捡到的柴,摇摇头走了。
“知道了七叔,我一会儿就来。”小溪应了一声。
她心里也苦呀,谁想大中午的顶着太阳挖药呢,其实很多药早晨和傍晚采才是最好的,可这不是为了塑造她勤奋采药的形象嘛。
就是演戏也要敬业呀……
等到敬业的小溪拿了一堆药草走到树荫底下时,秦老汉也从林子里捡了一些鸡蛋,拎了两只野鸡出来。
“爷爷,咱们中午吃完饭休息休息,等日头没那么毒了再走吧。我也熬点解暑汤。你在外面撑船很热,万一中暑了怎么办?就是戴斗笠,我看也不顶用。”
小溪暗暗后悔没有早点想法子,把硝石制冰搬到明面上来,这也算是种田文里的经典法宝了。
但现在这事儿,估计是没戏了。
因为想要用硝石制冰,硝石得够多才行。但在这船上,